穩糖不能只靠藥物!蔬果輔助控糖3大機制,把握2重點避免喝蔬果汁升糖
穩糖不能只靠藥物!蔬果輔助控糖3大機制,把握2重點避免喝蔬果汁升糖
【 2025年7月4日 16:15】
根據衛福部統計,2020年台灣約有250萬名糖尿病患者,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因糖尿病失去生命,糖尿病罹患共病風險高,健保支出突破400億元。特別是40到64歲族群盛行率達59%,要留意的是,台灣2025年已步入超高齡社會,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達20.8%,未來糖尿病的人口比例會越來越高,血糖管理已成全民關注的重要議題。
本身亦曾罹患糖尿病前期的家庭醫學科醫師張軒睿表示,穩控血糖不能只靠藥物,日常可以透過攝取蔬果開啟身體的自癒密碼。至於為什麼吃蔬果能輔助穩糖?不妨來了解蔬果的主要穩糖3大機制:
蔬果輔助穩糖3大機制
一、植化素
抗氧化、保護胰島β細胞、提升胰島素敏感性、減緩糖吸收。
二、多酚類植化素
刺激胰島素分泌、抑制腸道消化酶、調節腸道菌群。
三、膳食纖維
提升好菌、產生短鏈脂肪酸、改善腸道屏障。
不是所有蔬果都能穩糖
但是,並不是所有蔬果都能穩糖,建議採用當季蔬果,例如低GI的水果:蘋果、芭樂、奇異果、柳丁、草莓、藍莓等,至於蔬菜則建議採用洋蔥、芹菜、油菜、皇宮菜、九層塔、紫高麗菜、白莧菜、芥菜、黑羽衣甘藍等,切成小塊,能顯著增加其富含的酚類營養素,並提升抗氧化活性。
把握2重點,避免喝蔬果汁加速升糖
也有人好奇想問:打成蔬果汁,不會加速升糖嗎?事實上,把握以下2個重點,喝蔬果汁就能降低餐後血糖和胰島素反應:
1.較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。
2.結合有較高比例的低升糖指數(低GI水果、碳水化合 物、蛋白質、脂肪。
張軒睿醫師自身曾罹患糖尿病前期,且有糖尿病家族病史,他分享考量一餐無法完整攝取到這些蔬果的營養素,於是開始在家簡單自製綠拿鐵取代家人的傳統早餐,希望提升營養均衡。並且進一步將搭配豆穀漿調整成高蛋白綠拿鐵,感覺精神不錯,擔心的健檢紅色數字也變得穩定。
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提醒,選擇當季在地蔬果食材,若有控糖需求,建議維持蔬菜7:水果3」的比例,並選擇低GI水果,如此自製的綠拿鐵能兼顧營養與環境永續價值。
以下推薦自製一道控糖綠拿鐵:
材料:
熟羽衣甘藍 125g、小黃瓜25g、蘋果65g、綜合堅果10g、亞麻仁籽5g、大豆胜肽20g、薑黃粉1g、黑胡椒粒少許、水 250c.c。
新聞來源 華人健康網: 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966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