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餐喝綠拿鐵能控血糖?醫師實測回穩 養生達人陳月卿曝蔬果搭配關鍵

早餐喝綠拿鐵能控血糖?醫師實測回穩 養生達人陳月卿曝蔬果搭配關鍵

這幾年悄悄流行起來的「綠拿鐵」,成了不少人早餐的新選擇。到底什麼是綠拿鐵?真的有助於穩定血糖嗎?這篇幫你整理重點。

by 顧詩蓓報導】

早餐喝綠拿鐵能控血糖?醫師實測回穩 養生達人陳月卿曝蔬果搭配關鍵陳月卿現場示範綠拿鐵,提醒選用當季在地食材、依個人體質調整飲食。  image source: 《網路溫度計DailyView》

糖尿病長年是台灣高齡化社會下的重要健康議題。根據衛福部統計,台灣約有250萬名糖尿病患者,平均每小時就有一人因糖尿病失去生命,健保年支出更超過400億元。面對龐大的醫療壓力與逐漸年輕化的罹病趨勢,民眾對非藥物控制方式的關注正逐步升高。養生達人、醫師和病友現身說法,談他們如何透過飲食調整來管理血糖,並以「綠拿鐵」作為早餐的一種選擇。

醫師、民眾親身實驗:從糖尿病前期走回正常

軒宇診所院長張軒睿曾獲頒「糖尿病照護品質卓越獎」,他不只是一位照護者,也是糖尿病前期的經歷者。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他,在日常監測中意識到風險,決定從飲食做起。他開始嘗試以調理機製作的綠拿鐵取代傳統早餐,並根據營養師建議調整配方,增加植物性蛋白與好油脂的比例。

張軒睿醫師表示,透過連續血糖監測,他觀察到這樣的飲食型態有助於讓血糖波動更平穩,同時精神狀況也獲得改善。他強調:「這種飲食方式可以減少低血糖帶來的飢餓感,適合忙碌生活的人。如果對特定食材有疑慮,應先諮詢專業人員。」

另外,台中一位素食餐廳主廚呂先生,也分享了他的控糖經驗。過去多年來,他每天工作16至17小時,幾乎沒有注意身體變化。直到孩子出生後感覺體力不如以往,才就醫檢查,發現血糖值偏高。

他並未立刻服藥,而是嘗試從飲食著手調整。自去年起,他每天早上開始喝一杯由太太幫他準備的綠拿鐵,成為唯一的生活變化。幾個月後,血糖數值明顯改善,觀察到空腹胰島素從15降至5.16(空腹胰島素理想控制在5~10,有助於避免胰島素阻抗),胰島素阻抗指數下降67%,血糖表現更接近健康範圍,原本的紅字也逐漸消失。

綠拿鐵是什麼?

綠拿鐵是這幾年在注重健康飲食的人之間漸漸流行起來的一種飲品。它的基本做法是以蔬菜為主,加上少量水果,有些人也會加入植物性蛋白、堅果或種籽類食材。和一般果汁不同的是,綠拿鐵強調不去皮、不濾渣,保留整顆蔬果的纖維和植化素,讓營養成分更完整。

這樣的飲食方式近年來被越來越多人討論,從想改善飲食的人,到關心環保或身體狀況管理的人,都有人嘗試。不過是不是適合每個人,還是要看體質和健康條件來調整,沒有標準答案。張軒睿醫師提醒,綠拿鐵不是治療疾病的方式,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。有慢性病或特別健康考量的人,還是建議先和醫師或營養師討論,再來決定要不要納入日常飲食。

蔬果怎麼幫助穩定血糖?

張軒睿醫師指出,蔬果對血糖穩定的影響,其實有明確的生理機制支持:

植化素:能抗氧化、保護胰島β細胞、提升胰島素敏感性,甚至抑制腸道消化酶與糖分吸收。

多酚類植化素:刺激胰島素分泌、抑制腸道消化酶、調節腸道菌群、抑制糖轉運蛋白。

膳食纖維:能促進腸道益菌生長,產生短鏈脂肪酸,減少發炎與調節葡萄糖吸收。

不過,他也提醒,台灣部分水果糖分偏高,並非所有蔬果都適合糖尿病患者。建議選擇當季、在地且低GI(低升糖指數)水果,例如蘋果、小黃瓜等,避免造成血糖飆升。

綠拿鐵製作方式

控糖版本的綠拿鐵配方其實不難掌握。張軒睿醫師說明,基本原則是蔬菜多一點,水果少一點,比例抓在7:3左右就好。像是蔬菜約150克,水果大概50到75克,依照水果的甜度可以再調整。

養生達人、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親自示範自製綠拿鐵:

控糖綠拿鐵食材

  1. 熟羽衣甘藍:125克
  2. 小黃瓜:25克
  3. 蘋果:65克
  4. 優質蛋白質:可依個人習慣選用豆漿、豆腐、植物性蛋白粉(如大豆胜肽、豌豆蛋白等)。
  5. 健康油脂:可加上一點綜合堅果亞麻仁籽

最後再加入一點薑黃粉黑胡椒。再倒入250c.c.的水,用調理機打均勻即可。

 

陳月卿最後也提醒:「健康飲食沒有公式,綠拿鐵可以是好工具,但需視個人體質調整,必要時一定要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。」

新聞來源 網路溫度計: https://dailyview.tw/popular/detail/29658

如需服務歡迎與大侑聯繫

若有相關疑問,可利用官方LINE@、線上留言詢問,或撥打客服專線

產品哪裡買?

如需選購產品,歡迎至大侑直營百貨專櫃或官方線上購物網,輕鬆選購、宅配到府,體驗健康食尚生活,想獲得更多會員限定好康,歡迎加入大侑會員

向上滑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