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拿鐵助控糖 專家分享蔬果比例食譜
綠拿鐵助控糖 專家分享蔬果比例食譜
【】
據衛福部統計,臺灣約有250萬名糖尿病患者,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,健保支出突破新臺幣400億元,好發族群以40至64歲為大宗,醫師表示,每日攝取足量蔬果,將有助於血糖管理,若覺得麻煩,也可以選擇每天喝1杯綠拿鐵。
臺灣基層糖尿病學會理事張軒睿表示,臺灣糖尿病盛行率高,據統計,18歲以上成人糖尿病盛行率11.1%,糖尿病好發年齡層以40到64歲為大宗,比例高達59%,不過令人擔憂的是,青少年(12至19歲)罹病率也迅速上升。
張軒睿分享臨床觀察,許多青少年,原本只是為了減重就診,結果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超過6.5%,顯示已處糖尿病前期,若罹患糖尿病甚至會衍伸中風、心血管等慢性病,不過除用藥外,合併良好飲食,對病友來說更有助於控糖。
過去常說「天天五蔬果」,每日蔬果建議攝取量為,「男生9份、女生7份、兒童5份」,張軒睿說,蔬果含有「控糖三寶」,包括「植化素(phytochemicals)」、「多酚類(polyphenols)」及「膳食纖維(fiber)」。
張軒睿解釋,植化素對控糖的作用,包括五大機制:促進胰島素分泌、提高胰島素敏感度、抑制肝醣再生、增強葡萄糖訊號傳導,以及穩定飯後血糖。
此外,多酚類與益菌間也有加乘關係,更能穩定血糖,張軒睿表示,益生菌是常見保健品,但很多人發現,「服用期間有效,停用後即無效」,研究顯示,這是因為腸道環境不佳,缺乏菌所需的原料,而植物多酚可作為這些益菌的養分,促進其生長,進而改善胰島素阻抗,並減少慢性發炎與氧化壓力(ROS)。
不過現代人多為外食族,要攝取足量蔬果極為困難,張軒睿表示,就其臨床經驗,只有一成糖尿病人能達標,但若每天能喝1杯綠拿鐵,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
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分享,綠拿鐵應以當季在地蔬果為主要食材,像是小松菜、芥藍菜等,若是控糖的病友,建議維持「蔬菜 7:水果 3」的比例,並選擇低GI水果,她也分享其綠拿鐵食譜:
【控糖綠拿鐵】(450毫升)
食材:熟羽衣甘藍125公克、小黃瓜25公克、蘋果65公克、綜合堅果10公克、亞麻仁籽5公克、大豆胜肽20公克、薑黃粉1公克、黑胡椒少許、水250毫升
營養成分:熱量229大卡、蛋白質23公克、碳水化合物17公克、脂肪9公克、膳食纖維9公克,糖8公克、鈉262毫克
陳月卿提醒,依照上述食譜原則,民眾可換成自己喜歡的食材跟著做,蔬果量150公克、水果50至70公克;水果甜度不同,重量也不同,若是越甜的水果量就要減少。每天喝杯綠拿鐵不只可以補充蛋白質、優質油脂,還能達到控糖效果。